10年后,那个写下“世界那么大,我想去看看”的她,后悔了吗?
2015年10月,我和此前在云南结缘的于夫结婚,共同装修、经营客栈民宿,一年后,我们的女儿小鱼出生。
我爱街子古镇朴素宁静的生活,这让我不愿再挤进繁华都市,而是心甘情愿做一个小镇姑娘。
每天早上我戴着草帽穿上草鞋背上背篓去逛菜市场,骑自行车唱着越剧穿梭在人群中,和市场里的大妈讨价还价。买完菜回来做饭,我的生活慢了下来,不急不躁。
2021年,跟我一起生活的母亲身体出现不适,不能适应南方环境,于是我带着母亲和女儿又回到郑州。现在我的工作是在短视频平台做线上心理和家庭教育咨询,为众多困惑的家长提供指导。
还有学生发消息问我:“老师您能不能去帮我在xx餐厅定一个周日晚上六点的座位。
这件事只需要给餐厅打电话,说一句“Tonight at six pm”,最多再加一句自我介绍,所需的英语知识不超过小学水平。我告诉对方,这就一个电话的事儿,跟我说话的功夫你就已经订完了。但他仍然坚持要我去定。
这位学生告诉我,他不敢。
这样的求助多了之后,我尝试去理解他们的想法,为什么明明有那么多空闲时间,而他们宁愿待在宿舍,付给我一笔跑腿费,让我送货上门呢?何况这些学生大多是来念硕士的,已经20岁出头了。
.
有人说,人工智能时代:
少数人做人工智能,可能是很少的少数人,
一些人(比如说行政机构)规定哪些事情不允许人工智能去做,
多数人,可能是绝大多数人,去做那些禁止人工智能从事的工作。
少数人和多数人的(收入)差距,应该是天上和地下的差距。
不论天上还是地上,人的吃的穿的都类似,地上的人,无论多数人还是少数人,都吃得饱,穿得暖。天上的人,吃的穿的也差不多。
区别在于,要想吃天上的饭,需要先上天。
由此,我问了问kimi(一种人工智能),上天要花多少钱?奥不,上天要花多少燃料?
KIMI说:
一颗自重一吨的卫星,另载有燃料一吨,送这颗卫星上天,需要消耗数百吨燃料。
干人工智能这种天上的活,要花费数百倍于日常吃穿的钱(资源、精力?)先上天?
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