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去我们可能还有一种共识,虽然人们存在不同的价值观,但事实是唯一的。如今,人们对于事实的认定也已经变得模糊。在后真相时代,不仅存在价值观的差异,对“事实”本身也有了不同的理解。
此外,理性思维的败退也是一个重要因素。我认为基本有三个源流:
1.很多人质疑推理本身,认为所有推理都只是合理化的过程。
2.有人认为科学也只是一种“信仰”,是主观建构的。
3.还有人相信客观性是一种幻觉,不存在客观真理。
在高频使用豆包、DeepSeek,以及OpenAI的o1等AI工具后,小昭的发现是,豆包的幻觉问题不算明显,语言相对平实;OpenAI的o1对中国国情不够熟悉,“国内素材没有那么充足”。而DeepSeek是其中最好用的工具,语言专业又生动,但DeepSeek编造细节的情况却是最严重的。
小昭等“AI原住民”的感受并不虚妄。在Github上一个名为Vectara大模型幻觉测试排行榜中,2025年1月发布的DeepSeek R1,幻觉率高达14.3%。这一数字远高于国际先进大模型,例如,OpenAI的GPT-4o幻觉率为1.5%,马斯克的Grok幻觉率为4.6%。
如今,爬虫已经无处不在。这种看不见的“网络地铁”日夜不停地在各个网络站点之间传递信息。目前它们产生的流量已占据互联网总流量的一半,很快还会超过人类产生的流量。
自2023年年中以来,超过25%的高质量数据所在网站都设置了爬虫访问限制。然而,许多限制很容易被绕过。
北京汉华飞天信安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彭根从事手机端侧研究多年,他称,AI手机诞生后,原本为了帮残障人士“打破障碍”的无障碍权限正变成AI手机里的“上帝模式”,能够打破各个App之间的沙箱隔离机制,具有极高的权限。“便利的同时也孕育了更大的危机。”彭根说,在无障碍模式下,AI手机的隐蔽式调用可能反而造成安全和隐私风险,乃至被不法分子使用,作为窃取用户信息的工具。